2023-12
22
中国道德经典论述选编(15篇)
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,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2023-10
27
中国红的文化内涵
色彩观呈现着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轨迹,沉淀着人们对世间万物独有的生存体验、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。中华文明的传统色彩观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,影响最深远的当属“五色观”,“五色”即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。《周礼·考工记》即有“画缋之事,杂五色”的记载。作为人类最早接触并使用的色彩之一,红色从远古时期开启,就已逐渐渗透到中...
2023-10
14
什么是传统文化?
什么是传统文化?何谓“有知识,没文化?”“传”,就是传承、流传的意思。“统”,原来是指蚕丝的统绪。从这两个字告诉我们,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善道有统、源远流长的文化,而不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所谓的传统文化,就是我国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以儒释道为主体,以诸子百家为补充的“志于道”的文化。那我们在这个系列讲座之中,都是以这一个...
2023-10
09
《周易》治世思想的三重境界
作者:刘 震(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、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) 《周易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,其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。既往《周易》的研究多从哲学维度入手,对其阴阳辩证的思想进行阐述,人们或将其视为卜筮之书,而无视其精深的哲学表达,或将其视为儒家经典,而将其思想体...
2023-10
09
粟品孝:宋代理学名儒与四川易学
在易学发展史上,宋代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,被称为“宋易时期”。所谓“宋易”,乃是针对“汉易”而言,是基于宋学与汉学相对的易学学风和阶段的划分。宋学特别是宋代理学的形成和发展,是与对易学的研究分不开的。理学主要是心性之学,注重探讨性命义理,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就是《周易》的经传。宋代四川是易学的发达地区之一,两次入蜀的理...
2023-10
09
谢桃坊:蜀学的性质与文化渊源及其与巴蜀文化的关系
在中国学术发展过程中四川的学术具有某些地域的特色,而且它与齐鲁之学、关学、洛学、闽学、楚学、徽学等相比较尤有独特的个性而形成了“蜀学”。从公元前二世纪中叶蜀学的兴起迄于二十世纪之初,其概念的内涵逐渐丰富和发展,最终成为现代学科之一,此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。四川在西汉为益州,统辖八郡,其中在川境者计有蜀郡、巴郡、广汉郡、...
工作 QQ:379164472
电子邮箱:office@guoshi.ac.cn
办公地址:成都市金牛区西安中路62号
微信公众号
头条号